今年7月11日入伏,是“火伏”还是“凉伏”,60年不遇?农谚咋说
今年是7月11日入伏,是农历五月二十日,是庚午日,是夏至节以后的第三个“庚”日,验证了农村俗语“夏至三庚入伏”的说法。
入伏在农村,有非常多的民俗说法,有公伏和母伏之分,有早伏和晚伏之别,还有“火伏”和“凉伏”的对比,形式多样,别具一格,但都是一些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说法。
什么叫“公伏”和“母伏”呢?生物分“公”和“母”,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有分“公”和“母”,可以直接来分辨,大家是非常好理解,一看便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入伏”这东西,并不是实物,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名词术语,是一种抽象的气候变化的表述,表示到了这个时候,气温将会大幅度的升高,天气非常炎热。
因此,这样抽象的气候变化的名词术语,古代人把它完全形象化,实物化以后,可以加深对这一自然现象,更进一步地加深了解,深入认识“入伏”的实质性的东西,从而达到认识自然,战胜自然的目的。
古代人对“入伏”的形象表述,是依据古代《荫阳学》的说法,把奇数,即单数,定为“阳”,在古代,“阳”的属性就是“公”性的,那么奇数农历日期就定为“阳”日,也就是“公”日了。
反之,古代人把偶数即双数,定为“荫”,“荫”的属性就是“母”性的,那么偶数农历日期就定为“荫”日,也就是“母”日了。
今年入伏的农历日期是五月二十四日,二十四是双数即偶数,农历五月二十四日就是“荫”日,按照古代人的认为,定为“荫”日,也就是“母伏”。
因此,古代人认为,今年入伏是五月二十四日,是双数日子,即是“母伏”,有农谚说“公伏热不成,母伏热死人”和“公伏善,母伏恶”,以及“公伏温顺如牛,母伏凶猛如虎”的说法。
什么叫“早伏”和“晚伏”?这一个非常好理解,入伏的时期相对公历是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日期是经常变动的,而“小暑”节气是依据公历来确定的,日期非常固定,很少有可变性。
因此,每年的“入伏”那天,要么在“小暑”节之前,要么在“小暑”节之后,“入伏”在小暑节之前,古人就叫作“早伏”或“早入伏”,“入伏”在小暑节之后,古人就叫作“晚伏”或“晚入伏”,这就是古代人称谓“早伏”和“晚伏”的由来。
今年农历“入伏”是五月二十四日,“小暑”节气是五月二十日,“入伏”比“小暑”迟4天,也就是说是晚入伏。
古代人传承下来的,关于“入伏”的农村俗语说“早伏凉飕飕,晚伏热死牛”,意思是说,入伏在小暑节之前,是早入伏,天气并不炎热,入伏在小暑节之后,是晚入伏,天气是非常炎热的。
入伏这一天,若是下雨了,农村又有一些谚说,若是“母伏”,有“雨淋母伏头,晒破狗舌头”的说法,表明伏天的天气非常炎热。
若是“公伏”,有农谚“雨淋公伏头,灶台长蘑菇”的说法,表明这样的伏天是多雨的季节,气温高,湿度大,空气潮湿,家具物件非常容易发霉,古代人形象地说“灶台长蘑菇”。
至于“火伏”和“凉伏”,就非常好理解了,“火伏”就是说伏天气温高,非常炎热,反之,“凉伏”就是说伏天气温低,非常凉爽。
依据农村谚语和俗语的说法,若是“母伏”、“晚伏”,都是属于“火伏”,伏天气温非常高,让人酷暑难耐。
若是“公伏”和“早伏”,往往雨水偏多,气温比较偏低,加上强烈的晴天偏少,炎热的程度低,人感觉非常凉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