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产业升级 江苏如东扬起“高质量发展”风帆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于科技现代化,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了强大、先进的产业,经济才会有活力,如东的产业升级一直在路上。
近年来,南通市如东县坚持创新蓄能,推动产业结构加快转型,积极深耕创新土壤,不断完善平台、资本、人员等全维度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不断提升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专精特新”企业持续扩容,发展活力充分释放,为如东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相关资料图)
“高新”擎旗,链式布局,聚力建设科创产业特色板块
“如东现有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45家,涉及产业链规上企业38家,其中,新能源2家,新材料9家,智能通信及电网装备7家,安防3家,半导体4家,生命健康7家,新型植保5家,LNG1家。如东县坚持以重点产业链召集人机制为抓手,按照‘龙头带动、链式布局、集群发展’思路,引强培优‘强链’、聚焦短板‘补链’、上下拓展‘延链’,正在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为核心的支柱产业,以安全防护、半导体、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为特色的产业集群‘雁阵’。”如东县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蔡宇红向记者介绍。
在如东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发扬了“急先锋”的重要作用。今年1月11日,如东正式启动主城区高端产业优化整合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工作,来自欧洲、美洲、亚洲的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上市公司等超过300家企业落户深耕于此,并拥有中天科技、海力风电、如通股份、恒辉安防、爱朋医疗等5家本土上市公司以及13家上市梯队企业,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最具投资价值园区”。
招大引强,集群发展,构筑经济换道超越的强大引擎
面对新任务和新征程,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致力抓创新、调结构、促转型,抢抓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优质项目外溢的重要机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放眼产业链前沿趋势,聚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积极打造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融合的产业发展集群。目前,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形成了“3+2+2”产业体系。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产业板块,生命健康和泛半导体产业,生命安防和风电两大火炬特色产业板块领域引进了中船重工、中美瑞康、恒辉安防等新锐企业,促进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目前,如东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涌现出新能源装备制造和安防两个百亿级产业,生命健康和泛半导体产业集群拔节生长。换道超车的新引擎不断涌现,得益于开发区持续打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创新生态,助推企业深耕研发沃土,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加快变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引“气”捕“风”,蓄势聚能,为绿色跨越赶超注入更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坐落于如东县东北方向的洋口港也是一座加速崛起的特色产业园区。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5年,地处长三角北翼、南黄海之畔,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依托天然深水海港资源,如今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存储能力最大、调峰能力最强的天然气接收站,为全省三分之一的家庭提供天然气保供服务。金光集团、桐昆集团、法国爱森、中广核等重点企业纷纷抢滩布局,包括总投资450亿元的金红叶纸业高端生活用纸、总投资480亿元的桐昆聚酯一体化在内的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以新能源、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一主一优一新”产业格局在洋口港初现。
近日,在洋口港聚酯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记者放眼望去,一派繁忙景象。经过三年建设的桐昆项目一期现已进入扫尾阶段,8套聚酯纺丝装置、两套PTA装置全部投运。据了解,项目建成后百公里范围可覆盖太仓、常熟、吴江、张家港、宿迁等传统纺织市场,区位优势显著。“目前,公司日产能在6000吨,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年底达产后,日产能将突破8000吨,成为集团公司单体产能最大的工厂。”江苏嘉通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俞洋告诉记者。
项目的繁忙建设离不开能源的及时供给,“绿电如东”如约而至。眼下,如东供电公司正在着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进一步拓展综合能源服务,着力完成能源供给侧绿色替代、需求侧电能替代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督促电力部门高标准推进供电方案配套项目的落地实施工作,确保园区100%绿电安全可靠供应。”如东县发改委副主任张俊表示。
作者:曹海兵 佘陈婧 江海燕
[编辑:高锋]关键词: